文化建设学校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到底拼什么?

  • 搜狐网
  • 2019-07-22 10:06:53

这个时代的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到底拼什么?

不要停留在“上学”层面,可以来拼一下“学习”。学校建设,课程设置,教师执教,有利于学习的,就值得尝试,值得比拼。

拼名师云集?拼名校长主持担当?拼校园设施的高、大、上?拼学生走出来像模像样,英伦风,美国范儿?还是拼整个学校走的是国际路线,光是课程设置就霸气外露……

都是可以拼的,也都是应该要努力的。可以说,只要占据一项,足以称霸一方。有没有人在这个时代,还能在聒噪之余,拼一下恬静与安详?拼一下那种久违了的自然舒适?是的,也有不少学校把校园打扮成田园的模样。但似乎在外表之下,还缺了点什么。所以,如今还在拼的就是“发出去”与“走进来”:学校的公号向外发布;各地的专家不断云集而来。可以比拼的都已经施展了。

再往下呢?还能拼什么?仔细看看上面已经比拼的和正在比拼的,其实都把力气花在“样子”上,钱都用在“设施”上,都在试图“给你好看”。有没有真正顾及“小孩喜欢”呢?不妨从世界格局上,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吧——

全球极为关注的《2018世界发展报告》终于公布了。这是世界银行每年最具分量的旗舰型报告。自一九七九年以来,每年围绕全球的经济社会,人类发展等重要领域,重要议题开展研究。近四十年来,世界发展报告涵盖的内容一直为全球未来发展的关注焦点。《2018世界发展报告》还有了可喜的突破——这份报告特别关注了教育。

在教育报告中,强调了将教育投入和教育结果彻底区分,提出“上学”和“学习”不是一回事。学生,即使在学校里也不代表他们正在进行有益的知识和技能的累积。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注重投入硬件,而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不能够关注学习的话,那么,不仅浪费了数量可观的人力财力成本,还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发展就是影响未来世界的发展。

1

上学不等于学习!学生,即使坐在课堂上,即使被要求笔记各种知识,即使参与各种各样的练习,也不等于学习真正的发生。即便校园建设再豪华,也不代表真正有助于小孩学习与发展。当然,提供物质保障,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我们提出的希望是:能否在真正关乎于学习的地方,多比拼一些温馨的设想。

这一点,我在福州的一所学校参观时深有感触。这所学校是福州的仓山小学,一所传统区级重点老校。校园的设施并没有想象中的豪华,处处透露出一种古朴端庄。当然,这也可能是校园建设者的一种审美偏好。而我所惊喜的是校园走廊中的一个独特的细节设计:每一层走廊都有一排低矮的凳子,供学生下课时在走廊闲坐休息。倘若仅止于此,我们就错失其美了。凳子下就是一个简易的书柜,里面陈列着许许多多供学生随手翻阅的图书。原来,学校将图书馆的部分藏书分列于每一条走廊,让学生在休闲之余就可以随手翻阅,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我问过校长,这样一来,书本的保护与损耗如何顾及?校长笑着说:起初还有损耗。那是因为大家未曾爱阅读,是因为读得不够;随着书阅读的深入,凡是爱阅读的小孩,能阅读的小孩,谁又忍心破坏书呢?被带回的书,就让它在爱它的小朋友家里吧,也许很快会回来的。学校的图书馆专项经费,完全可以承受这样的损耗。

果然,一本本书都有无数次被翻阅的痕迹。我想:这些书本是幸运的;我想: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是幸福的。学校没有花钱建设让人啧啧称叹的图书馆,没有太多可供展示的现代化电子阅读设施,但却有让学生随手翻阅书籍的精心设计。这一设计透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教育。

2

还想起之前关注过的“三无图书馆”。校园图书馆原本就应该如此。

何谓“三无”?图书馆完全开放,无门、无岗、无监控。谁有此胆识?浙江鄞州高级中学的图书馆,原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图书馆,校长,馆长的名字也因而被广而告之。

据传,该馆藏书10万册,任由师生自助借阅,年终盘点却多出6000册。记者采访校长的言谈透露出的理念耐人寻味。

关于管理员。10万册图书需要几个管理员?按常规大概需要6个,每年开支30万。校长觉得30万还不如用来买书,所以该馆只有馆长和两名助手,其中一人是图书馆专业人员,负责图书分类、标注、上架的工作。

这一点都不稀奇,本就应该如此。图书馆不是养老院,不是学校打发教学能力不足员工的去所。现实中很多学校的图书馆也设有馆长,管理员也只有一人。但是工作性质却不同,“管书”不足,“理人”有余。孩子自由借阅的,出于秩序维护,图书看护等原因,往往受到呵斥。

都说“诗书滋味长”,借阅时伴随着这样的情绪体验,阅读之味又是何种味道呢?我听闻旧时犹太人在婴儿期就舔舐蜂蜜听读圣经,下葬时头枕钟爱之书,一生与书为伴,不离不弃,阅读的滋味不就是人生滋味么?无怪犹太民族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几经风雨仍风姿绰约。

我也曾带班到馆阅读,大家按序而坐,桌面上有什么就看什么,不能越位移动,不能自由取阅,环壁皆书也,但也只能望而兴叹。不少孩子是手捧书本发呆等待离开的指令,离去时如出笼小鸟般快活,此般场景好不让人心酸。幸好,现在这样的强制阅读不常有,但也怕哪日兴起“图书馆借阅率”检查时又要带队去坐阅。

关于窃书。这样的“三无图书馆”很自然让人想到书本的丢失。校长高论我非常认同:偷书就是因为阅读不够,受教育不足。看多了,看惯了,教育程度高了就不会偷了。

乍一看这言论好像是孔乙己“窃书不算偷”的改进版,但一琢磨就感觉其中大有深意。教育就是杜绝犯罪的除根“中药”,管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速效“西药”。校长还说:我打算一年丢30万的书。把原本发给人的钱用以买书,非常值得。心里有了这样的耗损预估,损失低于30万时就感觉心理平衡。看书的机会多了,反省的机会也就多,人的层次境界就会高,就算是曾经偷偷拿书的孩子,也许就会悄悄把书放回书架。

此言精辟!

3

书本损耗历来是图书馆管理的重点,学校图书馆更是将此和学生的品行挂钩。管理强化的同时就关闭了许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之门。管理是必行的,但面对儿童的学校图书馆完全不必也不应该模拟成人图书馆的森严借阅模式。

简单想一下就知道原因:儿童借阅只能在课间进行,短暂的十分钟要做的事很多,走到图书馆,寻找喜爱的书,简单翻阅,带着书本到管理员处登记。此时才发现前面排着数十个等待登记的人,闲谈中铃声乍起,想起威严的老师正等待查点到课人数,慌忙丢下书本绝尘而去,身后伴随的是管理员的批评声……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不需回忆就能浮现?不要妄图期待课后的自由借阅,下课后的路队检查,校园的安全管理是不可能提供借阅时间的。再说了,管理员也是要下班的。

很自然想起班级图书角,实在是个“摆设”。透过加锁的玻璃橱窗明显地看到一角的书整齐地码放着,看上去很美。每次班级常规检查这里都是重点受检处:借阅规则,摆放整齐度,甚至还有借阅登记的过程性材料……简直是小型图书馆!

我不知道孩子长大后会不会整理材料,但我坚信曾经管理过图书角的孩子一定是个整理材料的高手。年幼时都能将这样繁杂的材料整理备查,今后还能被什么材料难倒呢?

我也不能容忍图书角零乱不堪,但是可能症结也就在于“不好好摆放书就是因为阅读不够,受教育不足。看多了,看惯了,教育程度高了就会摆放好书了。”阅读才是真的目的,书本的多少,借阅的记录,规则的建立不都是为了保障阅读的么?

4

开放式管理需要统一的是观念:等待成长的温厚,看到希望的智慧,忍受暂时混乱的宽容;开放式管理还必须是自上而下,上下一心的。所以,这样的理念只能是主官提出,中层执行,基层受益。

凡事要看过程,但还需要通过结果来反证。网传那家“三无图书馆”年终盘点时,10万册图书不但不少,反而多了6000册,后经图书馆长证实是网民的善意。善意也好,真事也罢,我们能从数字的增减中体察到此举的结果,如校长言:孩子说,学校越是信任我们,我们越是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孩子习惯看书后放回原处,让更多的人看到它。我想,任何一人看到这样的结果都会感到欣慰。

不妨臆测:假如书本大量丢失,校长会不会坐立不安?坊间会不会大声斥责?网民的言论会不会倒戈?高层会不会批评?各强势传媒会不会转载这样的惊人新闻?图书馆会不会变成“三有”?我觉得其他皆有可能,唯独校长可能保持淡定。如哲学中对真的勇敢的看法一般:真的勇士是在看不到希望,甚至是看到失败结果后仍然勇往前行的人。我欣赏这样的勇士。

回到主话题上:这个时代的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到底拼什么?不要停留在“上学”层面,可以来拼一下“学习”。学校建设,课程设置,教师执教,有利于学习的,就值得尝试,值得比拼。

文章来源:新校长传媒

关键词: 文化 建设 学校发展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