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科技融合,未来经济发展在三个方面应有重大突破

  • 中华工商时报
  • 2020-07-23 15:18:32

成渝地区民营经济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竞争优势,但仍然受传统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制约,要真正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可持续的战略动力,还需调整发展战略,努力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成渝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在三个方面应有重大突破:一是改革开放胆子更大、步子更快,充分解放生产力,整合全球生产要素;二是健全市场体系、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增强经济活力,提高资产效率;三是调动所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概念

2016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成渝城巿群发展规划》,将成渝城市群范围划定为:重庆市的27个区(县)以及开县、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9100万人。基本原则是,以培育发展城市群为导向,优化整合区域资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空间分布、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内对外开放。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城市群边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和空间结构,形成推动全国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11年5月5日,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成渝经济区域发展规划》,总体要求是,成渝经济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8年3月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把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任务是: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加快城市群发展,培育现代化都市圈,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强化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引导城市产业安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品质和魅力,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管能力,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上述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经历了三次完善和提升:一是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提出的早期概念是城市群,主要包括城市范围划分和功能定位;二是国家发改委提出的中期概念是经济区,把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并列纳入国家战略,并对区域内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增长,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带动西部地区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等进行了全面安排;三是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的最终概念是双城经济圈,主要突出成渝双核的地位作用,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归纳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由此可见,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决策,做到了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科学务实,统筹兼顾,体现了政治智慧和战略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具有丰富政治、经济和社会内涵的区域发展战略,肩负着中央重大政治使命,承载了国家重大战略责任。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方式,新机遇和新挑战将交织并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将长期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意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重庆是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是西南地区集水、陆、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成都是西部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是国家高新技术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成渝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成效,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服务业、科技、教育、医疗、文旅资源等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不断完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存较大差距。2019年成渝地区GDP为长三角地区的29.6%,民营经济增加值为长三角地区的34.3%,民企500强数量为长三角地区18.8%,民企上市公司数量为长三角地区的8.3%,R&D经费支出的GDP占比为京津冀地区的54.5%,说明成渝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集约化程度较低,经济质量不高。同时也必须看到,差距是发展潜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将在制度安排、政策供给、放权让利、产业部局、结构调整、要素配置、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得到国家大力支持。成渝地区应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和创造性,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建设立足西南、幅射西北,面向欧亚的西部经济中心和战略高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68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72%,人口3.9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27%,有44个民族,占我国民族种类的78.6%。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仍然滞后,2019年完成GDP20518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1%,人均GDP5.26万元,仅为全国人均GDP的74%,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高达33.13%。成渝地区在西部地区异军突起,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已是西部地区高地,2019年GDP占西部地区GDP的34.21%,常住人口占西部地区的29.4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方面努力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争取国家金融、财政、税收和行政许可支持,集合优势产业带动、生产要素保障、产品市场幅射、科技创新引领、专业人才培育和流动、对外开放和深度融合等优势,形成蝴蝶效应,渗透和覆盖整个西部地区,把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突出的经济优势,带动西部地区经济中高速持续增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有计划实施了东部开放、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进入全球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9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东部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创新能力、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等突出优势,用不到10%的国土面积,全国3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2%的GDP,人均GDP达98300元,20世纪末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再加上交通、设施、产业、要素、市场、科技、人才等条件局限,用超过70%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全国21%的GDP,人均GDP仅52600元,经济效率和质量远低于东部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域辽阔,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1.3万公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大引擎的推动下,西部地区将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为我国重大产业和装备布局,战略纵深和安全保障,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奠定坚实的战略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动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很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是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越大,增长速度越快,对动力的要求越强越高。从经济学角度讲,经济增长动力直观表现为经济组织的价值贡献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下,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成渝地区民营企业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优势互补、竞相成长,其中民营企业因源于民生,基于市场,强于活力,益于社会而快速发展。2018年,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3203.1亿元,占成渝地区GDP总量的54.4%,税收贡献为5132.5亿元,占成渝地区税收总量的60.8%,就业人员为1874.6万人,占成渝地区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68.2%,民间投资为2.4万亿元,占成渝地区总投资额的51.6%,成为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基础设施、国计民生、基础研究、公共事业、战略产业等领域的建设拥有绝对优势,而在市场化领域、竞争性产业、创新性行业,以及就业保障、民生福祉、社会稳定等方面,民营经济具有比较优势。改革开放40年实践和经验表明,民营经济是我党政治意志的体现,国家制度的安排,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主体,为国家经济发展、财税增长、稳定就业、对外开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成渝地区未来发展趋势看,国有经济在重大基础产业性、战略性、公共性等项目的投资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外资经济将在对外开放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而民营经济将在市场化、竞争性、创新性和民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强大力量。

成渝地区民营经济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竞争优势,但仍然受传统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制约,要真正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可持续的战略动力,还需调整发展战略,努力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全面提高企业现有产品的科技和价值含量,服务和品牌质量,清洁化和现代化水平,以及市场竞争、经营盈利和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是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主要包括减少无效资产,提高资产效率;严控对外负债,保持充足现金流,增强信用和征信能力;健全规章制度,依法合规经营,科学决策,强力执行,有效监督,严防经营管理风险,严格绩效考核,加强团队和文化建设。第三是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强化竞争和战略优势。第四是创造条件,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定向募集等直接融资方式,提高企业投融资能力;通过收购股权、置换资产、换股合并等方式,提升主营业务集约化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加强投入、自主攻关、联合研发、引进消化等方式,强化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第五是通过技术、品牌、供应链、商业联盟、项目投资等方式,开展广泛合作,提高对行业和市场的影响力及引领力,增强对产业的带动力和地区的幅射力。民营经济的素质和格局、能力和实力,决定了民营经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未来前景。

成渝地区涉及多个市、区、县行政辖区,经济基础、社会治理和发展诉求不尽相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中央的要求,切实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需要提高政治占位,统一思想认识,用制度安排和机制协同形成一致行动。特别是成渝地区民营经济量大面广,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要形成优势互补、全面协同、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格局,须重点抓好几个方面工作:

从国家层面,支持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参与石油、燃气、电力、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地铁、电信、市政、教育、医疗、康养、文旅、产业园、试验区、示范区、开发区、自贸区、保税区等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共同创新设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城商银行、互联网银行、股份制银行、担保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等;支持民营经济创造条件在航天、航空、军工、重大装备、尖端技术等领域开展多元合作;支持民营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共同搭建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知识产权转化应用中心、研究院、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

从地方层面,破除政策限制,撤消行政障碍,取缔市场壁垒,构建民营经济协同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政务公开,司法公正,敬畏市场,关爱企业,主动行政作为,提高办事效率;鼓励民营企业持续进行研发和应用创新、产业和产品创新、品牌和服务创新、制度和模式创新等;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开展技术、产品、营销、物流、供应链、服务、品牌等广泛深度合作,在境外设立产业基地、研发机构、营销网络和服务中心;大力培育领军企业、支柱企业、骨干企业、蓝筹股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在境内外公开发行上市,争创入围民企500强、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从企业层面,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法规意识、发展意识和格局意识,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大力弘扬企业家敢于冒险、勇于创新、顽强拼搏、诚信兼容、责任至上的事业精神和家国情怀,把企业做强做优,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奉献智慧和创造价值。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既定战略目标是成渝地区的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东部地区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是:国家减政放权、减税让利、实行项目和资金倾斜等的政策支持很重要,但区域自身打破常规,敢想敢干,敢闯敢当更重要。在坚持政治原则和坚守法律底线的前提下,成渝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在三个方面应有重大突破:一是改革开放胆子更大、步子更快,充分解放生产力,整合全球生产要素;二是健全市场体系、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增强经济活力,提高资产效率;三是调动所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作者系四川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客座教授)

关键词: 成渝双城科技融合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