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谁来保护老年人不被遗忘?

  • 北京青年报
  • 2019-10-11 16:15:30

【现实挑战】网上买票、挂号、手机支付……生活智能化程度提高,不少老年人却难以适应

【应对策略】各地政府应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对违法违规的部门给予惩处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生活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不管是买飞机票、火车票,还是看病挂号,甚至超市结账,都可以仅用一部手机实现。但这些“便捷通道”对于花甲之年的老人来说,却可能成为生活中的“门槛”。舆论感叹道:老人要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可能连门都出不了了。

2018年年底,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期待各地在制定实施细则和办法时,应确保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全方位作出保障。同时,应明确执法主体,对违法违规的部门给予惩处。

买票难 打车难

智能生活对老人“不友好”?

今年春运期间,上海火车站,安徽省宿州市58岁的大爷连续跑了六趟火车站,本想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排完长队却被告知已没票。工作人员告诉他:要上网买。大爷不会用,受到刺激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得像个孩子。那种心酸和绝望,让人心疼不已。

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如今,打车软件打车越来越普及,但调查显示,只有13.7%的老人会选择用滴滴等打车软件打车,路边招手仍然是老年人首选的打车方式。很多老人发现在路边招手,那些亮着绿灯的出租车就是不停。

不只是出行,中老年朋友也喜欢网购,买东西不难,收货难,让很多老年朋友感到心累。城市小区中的超市储物柜智能快递箱,快递员会将包裹寄存在里面,智能快件箱会自动向收件人发送提取密码,收件人凭密码可提取包裹。但有的快递箱要求下载APP、有的要求使用微信扫一扫,老年人根本玩不转。

一些老人拿着老年机,连网络都不知道是什么,面对已经与高科技融为一体的社会,伤害总是猝不及防。如今的医院有自助服务机,可以挂号缴费,还能打印检验报告等,非常便民。但这些自助服务机,在大多数老年人眼中,依旧是“不会用的机器”,无法自助需要他助。

智能生活的本意是通过技术加持,更高效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弥补现有资源的不足。但新技术的运用,却不断对老年人显示出“不友好”的一面。首先,老年人不像年轻人可以很快学会新知识,想学却力不从心。70岁左右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只有小学文化,连英文字母都不认识。

其次,有些老年人,不是不想学智能手机、用手机支付,而是不愿将银行账户捆绑在手机中。原因是担心上当受骗,财产受损失。同时,现代科技操作要求快捷,老人手脚操作慢,不适应机器,差错率高,这也是原因之一。

时代走再快

别忘了慢节奏的老年人

许多社会学者提出,社会在加快前进步伐的同时,应该给予建设新中国的老人一点关爱,给他们留下一点空间,让他们慢慢赶上时代的脚步。

前阵子,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黑龙江省鸡西市,67岁的谢大爷在超市买了8.8元的葡萄,交款时却被告知不收现金只能用微信支付。大爷一怒之下拿葡萄就走,但被保安抓住引发冲突。争执背后折射出了一个社会痛点:新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谁来保护老年人不被遗忘、不被欺负?

这些曝光的拒收现金现象值得警惕。首先,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拒收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其次,所谓“无现金社会”,意即多元化支付或者说支付升级,并不等于要彻底与现金支付切割。因此,必须要照顾好不同人群的需求,首当其冲的是照顾老年群体。有报告显示,有超过三成的50后遭遇过拒收现金的情况,是所有年龄段中占比最高的。拒收现金,对老年人构成了一种权益的侵犯,也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不符。所以,相较于个别商家拒收现金,一些公共服务部门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特别是一些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窗口,应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采用现金支付。另外,对于涉嫌违法,且有意刁难老人的拒收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人都有老去的时候,关爱老人应成为社会的共识,关爱老人也是关爱未来的自己。各服务行业应给给老年人设置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平台和功能,单独开设专人负责,特殊群体特例特办,方便老人们购物和出行;车站、医院、宾馆,以及所有公共服务窗口,应设立老年人绿色窗口;社区多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子女们抽空教自家的老人学会这些现代化技能,老人也要主动学习,不要有抵触情绪。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

当然,全国各地政府和企业,为了方便老年人,也出台了许多举措。上海供水热线通过日常数据分析,目前缴纳水费的主体大多是年纪较大的中老年人,决定在本市的中心城区范围内新增加10个简易收费点,方便不习惯电子支付的老年客户交付水费和办理其他业务。

近日,深圳地铁在11号线试行地铁智慧客服系统。60周岁及以上老人在人脸注册成功后,可通过边门检票机进出站,免票乘坐深圳地铁。

在北京,90后的张佳鑫于2011年发起“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带领志愿团队走入社区,“一对一、一帮一”个性化教学,帮助老人学会手机上网聊天、挂号、电子支付、拍摄小视频等新技能,助老人快速融入信息化时代。在教学的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更为老人带去了家人般的温暖。八年来,科技助老公益活动已覆盖全国500余个社区,直接受益老人达到20万人,间接帮助老人80多万人次。文/王珉

关键词: 智能化 社会 老年人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