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创新应用已完成测试 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首批应用出炉

  • 资本邦
  • 2021-10-08 17:48:25

9月29日,资本邦了解到,昨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深圳中心支行纷纷公告,辖内已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完成测试。

据悉,工商银行“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中国银行“基于区块链的产业金融服务”、中信百信银行“AIBankInside产品”、百行征信“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经全面评估后完成测试,成为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首批“出盒”应用。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等制度设计,被市场称为中国版“监管沙盒”。是人民银行按照划定刚性底线、设置柔性边界、预留充足发展空间的设计思路,研究设计的刚柔并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旨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稳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

此前,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曾公开表示,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已经百花齐放,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因此,我国的创新监管工具设计初衷是规范引导金融科技创新,选入试点的机构主体必须是持牌机构,这些机构的相关产品在完成测试后,就不再作为金融科技创新产品来监管,而是纳入正常的金融监管。

2019年12月,在人民银行支持指导下,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2020年1月14日,首批创新应用向社会公示。

随后,人民银行陆续在上海、深圳、重庆、杭州、苏州、雄安、广州、成都等8地开展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于2020年10月举行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

2021年4月,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开始在全国推广实施。截至9月24日,全国已累计公示119个创新应用。其中,北京的三个创新应用涉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信百信银行,深圳推出并测试的应用为百行征信。

当前四个创新应用已完成测试,北京的三个创新应用已上线运行超过6个月,深圳的百信征信应用于2020年11月完成登记,并正式进入测试运行阶段。

以“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为例,该应用服务于福田区政府信用审批系统,采用机器学习、大数据等多种新兴信息技术,把信用信息嵌入政务审批流程,以“信用+秒批”“信用+容缺”“信用+承诺”三种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办理效率。

专业人士认为,首批创新应用完成测试,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在机制构建上跑完了“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闭环,是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发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不仅明确了创新监管的工具、方法和主要路径,也给市场释放了确定性。

此外,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下一步监管层应按照“成熟一个,测试一个”原则,经过严格测试,逐步推动试点项目完成测试,推动创新项目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数字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提升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效能。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建议推出支持绿色金融创新的监管工具,加快推动绿色金融科技发展。(Sia)

关键词: 中国金融科技 监管沙盒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