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版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 科技如何驱动游戏版权保护?

  • TechWeb
  • 2020-12-21 15:10:34

12月17日,目前,网络游戏已从游戏本身向衍生内容、泛娱乐内容生态等多种应用场景过渡,形成了以游戏为中心,各种游戏内容形式为触手的,完整且价值巨大的产业生态链。在网络游戏产业增速发展的同时,游戏版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不过,在一般的信息互联网模式中,由于信息易被复制、篡改和泄密,安全程度低,会直接导致取证、存证难度加大。因此,网络游戏版权的保护也亟需技术的升级与新技术的支持,科技驱动版权保护势在必行。

在很多专家看来,区块链技术具有点对点、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这些特性与版权保护具有天然的耦合性。

区块链广泛应用于法律存证场景

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种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最底层的基础技术就是防篡改,也就是说古代追求的加密信件和密码学,现在用区块链技术就能实现了。

防篡改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法律存证。腾讯区块链高级产品经理、至信链产品负责人王乐庆指出,存证提高了对方侵权的成本,也是区块链技术现在广泛应用的一个场景。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做区块链技术的一线厂商之一,腾讯旗下的区块链产品至信链在法律存证方面有许多应用,也是基于合规性的测评等具备司法认可性的底层技术。

比如,在游戏直播场景中,有很多侵权方会将游戏直播信息做录屏,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进行分发,损害了游戏平台企业的利益。为此,至信链基于高频显性的症状做了一套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游戏版权方在原创视频上传的时候做一个确权存证,存在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环境下,保证证据的真实性。然后,至信链出具一个证书,全网扫网查出谁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版权方的内容,一旦发现即可进行侵权取证,将侵权行为进行一个取证固化上链。这样证据已经比较明确和可视化了。

最后,至信链可以向侵权方发布一个威慑和维权,具备了可信的证据,你要不要下架内容,下架就不追究了,如果不停止侵权,可进一步诉诸法院。借助区块链的认证和校验,也可以帮助法官快速做出裁决。

王乐庆认为,“区块链当前更大的价值就是为互联网的证据做征信,不管是存证、取证都是互联网的征信,下一步的发债是对新资产、资产化的应用形式。这样的场景我们把游戏道具上到云上,游戏道具有更好的保全形式。”

那么,用区块链保全游戏道具有什么好处呢?有很多游戏方会征发游戏道具,比如,一个游戏道具只发行1万个,有区块链技术做监督和验证,我们就可以保证你的游戏资产一定是限量的,并且可以真正做到属于你的、永久保存的属性。这无疑会增加游戏的可玩性。

“后续如果我们能推出一个道具或者是宠物属于某一个玩家,用链打通多款游戏,你的宠物可以在A、B、C游戏玩,变成你的资产,真正变成属于自己的’物理属性’的物品。”王乐庆说到。

网络游戏版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

在知识产权领域,《著作权法》是支柱性法律,也是网络游戏版权保护主要依赖的法律。

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数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超出现行《著作权法》权利体系之外的新的作品形式和著作权利在不断涌现。

为了更科学地界定网络游戏作品的属性,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将“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修改为“视听作品”,这将有利于游戏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游戏的整体画面、文字内容、美术内容等具体组成部分)被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此次修订还将广播权的行使方式扩充为“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公开传播或者转播”,将互联网直播行为纳入了广播权的规制范畴,厘清了广播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限,为网络游戏的版权保护提供可依据的规则。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丛立先强调,“网络游戏作品,不管是角色扮演类,还是对抗类等,是一种大作品,符合著作权法关于’类电影’作品的定义。在新《著作权法》实施后,可以纳入视听作品进行保护,可以更好地体现游戏作品的价值。网络游戏主播与直播平台,应在获得游戏作品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才可以对游戏内容进行商业使用。”

此外,丛立先还指出,“所谓的游戏直播者对游戏作品的’转换性使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合理使用,况且,’转换性使用’也只是美国《著作权法》’四要素’的其中一个因素,不应直接适用我国司法。主播与直播平台在没有获得许可情况下,使用游戏作品内容,主播是直接提供作品的侵权行为,平台根据其参与程度,有可能构成共同侵权或帮助侵权。”

未来,游戏版权的规范化保护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逐渐完善的版权保护规范措施都将助力游戏产业生态有序、健康、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科技驱动游戏版权保护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