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挑战和机遇在哪?

  • 中国新闻网
  • 2019-11-29 10:04:30

从传统的“装配工”“搬运工”,到栩栩如生的“仿生机器人”、灵巧的“手术大夫”,机器人正从装配、搬运等传统应用领域向更加智能、更为精细的生活服务、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快速延伸。

第二届航天(厦门)智能制造高峰论坛28日在厦门举行,记者采访相关专家,透析中国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资料图:小男孩与智能机器人“对话”。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2014年—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3%。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

然而增长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低迷,市场增速仅有1%。而此前几年的增速一直是两位数。这一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虽然还是世界第一,但总体份额下降了3.7%。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挑战和机遇在哪?

对此,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大学教授孙立宁表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从行业挑战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机器人发展有波动是正常的。

“未来1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要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智慧生活、医疗生活机器人着手,这些都是待开垦的领域。”孙立宁说。

创新:对中低端“魔咒”说“不”

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质的飞跃。当前中国机器人市场仍存在诸多不足,机器人产业布局已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隐忧。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专家指出,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的份额较低。

对中低端“魔咒”说“不”,成为中国机器人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要提升高端机器人的份额,发力创新必不可少。

航天(厦门)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李新纯表示,当前中国机器人在高端领域竞争力较弱,中国机器人创新,必须优先研发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一系列自主可控的产品。

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中国机器人在创新领域亮点颇多。

比如,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R、HR系列协作机器人实现全面自主可控,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端智能装备的长期垄断格局;秦川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实现批量化生产及销售,产品成功销往近200家国内外机器人生产企业;国内厂商攻克了减速机、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未来:智能化成主流趋势

下一步,机器人该何去何从?

论坛举办期间,与会专家给出了答案:智能化将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主流趋势。

孙立宁表示,未来高端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随着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完善和人机协作的精细化,机器人将拥有感知能力。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将得到更大发展,拥有深度感知和深层次的学习思考、分析决策能力。

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嘉宇表示,人有六感,即眼、耳、鼻、舌、身、意,智能化机器人其实也拥有人类六感的延伸,并有望在某些维度超越人类。随着人工智能、人机协作等技术的完善,智能化机器人将从现在的工业厂房走向更为广阔的场景,从而增强、辅助甚至代替人类从事更多的工作。

向中低端“魔咒”说“不”,当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机遇和挑战中,正稳步向智能化迈进。

科技革命的浪潮下,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而机器人已经从幕后站到了镁光灯下。

关键词: 中国机器人 产业 智能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法律支持:广东海新律师事务所 刘海涛 律师

粤ICP备18023326号-36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16 IGDZ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之窗 版权所有